8日,第九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在龍巖開幕。記者在某環衛裝備企業的展館中看到這樣一段介紹:“公司是集城鄉環境衛生系統規劃設計、投資、設備提供、運營為一體的環境衛生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而早在10月25日的機博會新聞發布會上,“培育發展新動能,全力拉伸增長極”,就成為探討機械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趕超發展的點睛之筆。
工業產品量的積累無疑成就了欣欣向榮的工業文明,而實現“千億級產業集群”的宏偉目標,要依靠質的飛躍。上述環衛裝備企業始于制造,而不囿于制造,向服務業大膽試水,為機械制造行業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
制造業服務化,其實就是制造業企業為客戶提供包括產品和服務的完整“組合包”。放眼全球,上世紀下半葉以來,發達國家通過發展服務業增強制造業競爭力,培育起“服務型制造業”,率先實現從“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市場的細分和客戶需求的個性化,制造業服務化發展的趨勢正日益凸顯。
制造業服務化,也是適應內外環境的需要。當前,國際市場不確定、國內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這些新問題、新挑戰,都成為機械制造行業在“2.0時代”前行的“攔路虎”。而融合服務屬性的制造業正是適應新的競爭環境、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機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相當重要組成部分,對龍巖機械制造行業而言,發展服務型制造業,至少有兩大顯著優勢——
一是產業稟賦良 ,企業組織架構調整較快。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除了為客戶提供機械設備,還必須配套相應的檢修、改造、升級服務,乃至專業的設備管理平臺。那么,傳統制造企業的組織方式勢必無法滿足運營需求,企業核心的業務流程、服務模塊、溝通方式將面臨再造。龍巖的機械產業經過幾十年的深耕布局,人才資源充足、內部聯動良 、關鍵技術成熟,使企業在增強服務功能、優化關鍵流程等方面內部架構調整時有更多支持。關鍵要素的聚集和沉淀,為龍巖機械產業邁向“產品+服務”的新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市場前景樂觀,客戶需求日趨多樣化。本質上,服務業是面向市場,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產業。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機械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01%,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8.94%,市場形勢十分明朗。此外,裝備制造業的客戶對產品購買后的服務需求較大,隨著市場的細分,今后還將提出更多個性化需求。是否能夠及時有效地支撐,是下游客戶 關心的問題,而機械制造企業具備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活”的能力,這讓新型合作關系的建立成為可能。
近年來,記者欣喜地看到,作為一種新型產業形態,制造業服務化在機械制造領域已初顯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機械制造企業開始從產品加工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轉變,從提供設備向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轉變。龍巖機械制造產業正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